>首页> IT >

班级里慢慢刮起攀比风,家长该怎么做?名师观点:“攀比”不一定是坏事

时间:2022-05-22 10:59:22       来源:多知网

专栏:厚仪老师谈教育

成长的可能推出“厚仪老师谈教育”专栏,将持续解读家长们关心的家庭教育话题。

李厚仪,原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,龙之门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,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考生栏目主讲作文。

专家|李厚仪

撰文|张蔚斐

来源|成长的可能

“我们班的小明穿的鞋子、背的书包很好看,我也想要买一样的。”有时候孩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,家长一查名牌产品的价格惊呆了,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了“虚荣心”、学会了攀比?

看到同一个小区的孩子都在玩平衡车、用电话手表联系,自家孩子也想要这样一套“装备”和伙伴们一起玩。

这是孩子的攀比心理吗?究竟该不该满足孩子的要求?担心孩子融入不了社交圈子,又担心孩子形成攀比的不良习惯,家长对此感到比较苦恼。

本期专家解读,成长的可能团队对话名师李厚仪——怎样界定孩子之间的“攀比”?如何区分它是一种社交行为或是一种社交、心理问题?为什么说“攀比”不一定是坏事?

#1

引导孩子把“攀比心”放在对的位置

攀比是一种心理需求,要分不同的情况分析,孩子是在消费上产生攀比心,还是渴望成为更优秀的人?
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攀比是好事。

一个人拥有攀比心的时候,会更有前进的动力,关键是看你把攀比心放在什么地方。

如果是看到别的孩子学习好,我也想变得更好。别人优秀,我也想变得优秀。那这就是好的攀比心,是求知和求进步的动力。

如果孩子把攀比放在生活的小事或不需要过度花精力关注的事上,比如别人买了一双名牌鞋,你也非得买一双,那这时候攀比就是一个贬义词。当孩子把攀比心放在“消费”上时,就是需要家长引导的。

当然,这也是成人的角度,认为鞋子是没有必要关注的,但是孩子想不到这么多,他只会觉得别的同学都穿这个鞋,就我没有。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。家长和老师要保持理性去分析这个问题,要跟孩子把这个道理讲通。

“攀比是好事”的前提是,你想要和别人一样甚至超越别人是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去达成的,而不是通过父母的努力去达成。“买名牌鞋”这件事花的是父母的钱,你想变得比别人优秀、穿一样好的鞋子,要靠自己的努力,而不是靠父母努力。

如果看到别的孩子穿名牌鞋,不管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,一定要父母满足要求,我觉得这不是攀比的问题,是无理取闹。

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这样分析: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允许,有很多孩子穿名牌,他根本不是为了显摆自己,是因为他的生活条件就在那个水平,在他的家庭里都是很常见的。但有的孩子如果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,看到别人穿名牌就想攀比,不体谅父母,这就是过分的要求。

攀比心不一定是坏的,但是如果因为攀比心对父母有过分的要求时,这就不对了,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。

做家长的要做好几件事,尤其是家庭条件一般,“攀比”不起的,也不想让孩子有这种心理的,家长首先要做好一件事:学会和孩子“诉苦”。

诉苦不是去和孩子唱穷,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大人每天在做什么工作,每天的辛苦工作能赚多少钱?

攀比心一般会产生在孩子小学高年级以上,在这个年纪,孩子是能够理解家长的,家长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大人的工作、辛苦、困难,赚钱不易。

给孩子算算账,现在每个月家庭支出多少钱、剩余多少钱?未来你继续上学要花多少钱?家长要跟孩子说清楚:“如果你想把钱花在攀比名牌鞋上,可以,但是这样一来,以后你有别的地方需要花钱,钱就没有了。”

总结来说,家长应该推心置腹地跟孩子谈这个事,而不是简单的一句:“你穿什么鞋都可以,没必要买。”这句话是无效的,因为在孩子心里,就是觉得别人的好,心里可能会觉得很自卑。

因此,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家庭实际情况和父母的困难,只有了解父母的困难和辛苦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会孝顺。

第二,要从道理上引导孩子,生活中一个人真正让别人尊重的东西是什么?是实力。

一个孩子能不能被同学和老师认同和尊重,不是因为穿什么鞋子和衣服,很多穿得光鲜亮丽的人还是会被唾弃、被看不起,因为这个人徒有其表、没有能力。

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,都是一个道理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这个道理:“你看班里某某同学是不是没有穿名牌,但是他成绩很好,同学和老师是不是还是很喜欢他?”一个人能不能被尊重,跟穿着没关系,跟实力、能力和一些善良的品德有关系。

第三步,家长要学会跟班主任老师或孩子最喜欢的任课老师求助。

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养成攀比的心态,尤其是把攀比放在不合适的外表、消费上,怎么办呢?就要把这个情况跟老师反映,老师跟孩子谈会非常有效。

孩子有可能不听家长的话,但是一定会听他喜爱、敬佩的老师的话,老师说:“你穿什么我都喜欢你,因为你在学习上很努力。”

老师经常这样引导,孩子的价值观就会慢慢改变。

#2

家庭教育是阻隔不良风气的屏障

引导孩子形成理性的消费观

有家长很困惑,说自己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长,班级里慢慢出现了攀比风,对这个现象,家长往往会有点无措。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?

如果班里或小的群体里一旦形成某些风气,比如攀比,可能会影响孩子。这其中不是攀比的问题,而是交友的问题。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很重要,今天可能是攀比,明天可能是别的恶习。

社会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嗜好、习惯,家长是不是担心孩子未来也会受影响呢?

实际上,家长一定要坚信,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会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朋友圈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你担心班里的风气不好,但是为什么同样在一个班级,有些孩子会被影响,有些孩子不被影响呢?所以不要担心和埋怨不良风气的存在,更多的是要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孩子做好引导,教会孩子如何端正自己。

90%的孩子一定是和父母非常像的,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。只要家长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交没问题、不容易被不良风气影响、做事有主见的人,孩子大概率就不会走偏。

家长提到,有时候孩子想融入一个社交圈子,想跟别的小伙伴一起玩,当这个小团体中的每个孩子都在玩平衡车,或用儿童手表交流时,没有这些工具的孩子很容易被排挤在外。这时候孩子希望能拥有这些工具,家长也担心,孩子这样是不是在攀比?怎么看这样的“被动攀比”呢?

严格来说,这不是一种攀比,这是生活工具的选择,这时候就需要引导孩子如何“理性消费”。

比如说这个案例中提到的儿童手表,这是一个生活工具,别的孩子都有,我的孩子要不要买?当孩子要求买这样工具的时候,家长要学会带着孩子理性分析:这件工具的用途是什么?有没有必要?别的孩子拥有电话手表,你没有,但是你有手表和手机,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功能?

家长甚至可以分析不同工具之间的利弊,电话手表最大的优势是便携,既可以看时间又可以打电话,与普通手表的差异就是打电话,但它相比手表也有弊端,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响起来,孩子滑滑板时手表突然响了,也有安全隐患。

要引导孩子想清楚,你是因为别人都有才想拥有?还是你想拥有这件工具给你带来的便利?家长从小就应该给孩子分析:人类使用工具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?理性的分析能帮助孩子规避很多不必要的消费。

家长也可以举自己的例子,比如大人上班通勤路程很远,想买一辆车,车作为交通工具来说就不一定要考虑是不是名牌豪车,只要能够完成代步的工作就好,学会根据家庭经济条件选择生活的必需品。但是如果工作单位就在家附近,步行就可以了,我只是看别人都有车,我就必须买一辆车停在那儿闲置,这样就是没有意义的。

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,都可以与孩子沟通这个道理,你买这个东西有什么用?有什么必要性?如果分析以后确实有必要,那就买;如果只是为了和别人一样,为了想买而买,那就可以再考虑考虑。

除此之外,家长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个游戏,生活中,孩子可能会买很多他自己很想要的,但是家长认为没有必要的东西。这时候最好的游戏就是让孩子向家长挣钱。

凡是孩子有比较好的行为,按时完成作业、锻炼身体、家务劳动、成绩进步, 我们可以给孩子数字货币的形式记录,想买什么东西,如果是家长认为有必要的,这个钱我出,如果是家长认为没必要的但是孩子很想要的,那就用孩子自己的钱。

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一种消费习惯,有些孩子花父母的钱不心疼,因为不是他自己挣的。花自己的钱的时候,孩子就会掂量掂量,会舍不得。

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逐渐形成一种理性的消费习惯。

而像平衡车这类儿童玩具,如果孩子真的喜欢,别的孩子都在玩,家长可以满足。但是如果家长就是觉得这个东西没有用,不想给孩子买,或者觉得这个确实买不起,那也不用担心孩子会有社交问题。

如果是担心孩子缺少工具而引发社交问题,那也是家长“不够理性”的地方,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跟他拥有的工具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。

社交能力跟主动、外向、善良有很大的关系,工具只是其中特别小的一个媒介。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如何热情、大方与人交往,为其他人考虑。

最后总结来说,不要把攀比当成一个问题,当孩子有某些想法和欲望、有追求、希望达成某种愿望的时候,首先告诉孩子,人要有正常的欲望需求,这是好事,人只有不断地有需求,人类社会才会进步,自己才会变得越来越好。但是生活中有些需求是不是真的有用?要理性地分析。

所以家长不要一谈攀比就色变,要根据具体的事情帮助孩子具体分析。

(更多家庭教育内容,可以关注李厚仪老师抖音账号:厚仪老师)

关键词: 家庭教育 语文教育 生活工具